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楚水周刊
2022年08月12日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明阁老高穀墓考辨

   本文字数:3459

□文/ 陈麟德

 

高穀

 

予息影中学(专)历史教学讲台后,旋即寄情于乡土文史及方志的探讨。在中华词派大联盟总部(常州)学刊《大词派·勾玄论道》第四期发表《为兴化跻身国级文史名城增篑》中提出,兴化有四个“神州之最”:①有明一代出现高穀、李春芳、吴甡三阁老;②明清时文人辈出,“后七子”有宗臣,史学硕儒有李清,明清文化“三杰”有施耐庵、郑板桥、刘熙载,“扬州八怪”有李鱓、郑燮,“扬州学派”有任大椿、顾九苞等;③佛教兴隆昌盛,淄流人才济济,高僧木陈、具宜、天慧、弘量、莲峰、雨山等分别蒙清世祖、圣祖、世宗、高宗诸帝召见,屡获殊荣并膺厚赐。晚清至民国有两位禅门巨擘:一位是被誉为“佛门汉学家”编纂《兴化佛教通志》《兴化方外诗徵》的震华法师,一位是终身参禅悟道、游历名山大川、重修紫云山、创建贞净院、救灾数十万众的高鹤年居士;④书香簪缨累代不绝,尤以李春芳为首的家族人才之众、层次之高、贡献之巨举国罕见。不宁唯是,还为兴化鸣不平:①史志记载褒贬失实:宗臣屈居李攀龙传末,尾大不掉;吴甡与杨嗣昌合传,忠佞不分。范仲淹修筑捍海堰(范公堤)不见公之传志,仅见于《河渠志》;②工具书不尽完善,高、李、吴《辞源》《辞海》未立条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却将李春芳误载为福建兴化人;③纪念馆设置不合理,兴化文化“三杰”“郑、刘二公皆安享,施翁飘零在异乡”。在发表于兴化政协主编《历史文化研究》2012第2期后集入拙著《玩易轩文稿(上)·乡土文史》(中国文史出版社版)中之《古邑昭阳明清历史文化底蕴探奥索隐》中也突出兴化明代三宰辅、兴化文化“三杰”。

兴化名人墓除李氏家族在原籍句容有故居、扬州、仪征有别邸外,因而李春芳墓在扬州西山洪恩寺,李清墓在仪征带子沟,子楠墓在侧。吴甡因明社屋后,“躬耕于高邮司徒潭,穷居感愤,悲歌以俟死”。(《康熙兴化县志本传》)卒后即葬司徒潭张家庄。其他名人墓大都在本邑。如施耐庵墓在县境东合塔圩内施家桥,郑板桥墓在大垛镇管阮庄,李复堂墓在城西阳山里,刘熙载墓在永丰乡沙任村。

关于高穀墓,据《寰宇通志·山川·平望湖》载:“在兴化县北二十里,其水南接官塘河,四望平坦,故名。塘东北有地曰‘新庄’,国朝敕葬少保高穀妻一品夫人郭氏于此。”按《郭氏墓志铭》:“夫人讳妙宁。”《高夫人郭氏墓志铭》现存兴化市博物馆。高穀是《寰宇通志》五总裁之一,名列首辅陈循后。天顺首辅李贤在《高穀神道碑铭》载:“《寰宇通志》书成,兼进谨身殿大学士。”

由胡顺华主修、陆西星等纂修之《嘉靖兴化县志卷一·丘墓》载:“皇明文义公高穀:平望铺东北,学士李贤、巡抚郑晓撰墓志。”由梁园棣主修、刘熙载、陈广德等纂修之《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一·宅墓》载:“高文义墓,平望铺河东葬乡贤高文义穀,大学士李贤撰志,巡抚郑晓撰行略碑。国朝邑人陆廷抡过高文义墓诗:‘梦赉推商佐,名昭协汉符。坐陈师保训,人告帝王谟。正直奸雄忌,公忠造化孚。从容回远驾,指顾翦凶徒。宠曳萧何履,恩承霍氏图。小心匡少主,高义激顽夫。麟阁勋犹在,鸾台迹已芜。合衡星错莫,钟鼎字模糊。故国燕山外,荒坟楚泽喁。林深碑窜鼠,陇圻穴藏狐。日月光愁寂,风云气郁纡。岩廊须一老,烟水吊三孤。松柏森幽径,荆榛塞暝途。江村重回首,处处有樵刍’。”过墓兴哀,表彰高文义辅政的丰功伟绩,突出“土木之变”“夺门之变”中秉忠社稷。陵墓荒凉,不胜铜驼荆棘之叹。陆廷抡系明清之际兴化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酩酊堂集》。李清赞其文“体大思精,必传后也”。(《咸丰兴化县志·隐逸·本传》)泰州夏荃在《退庵笔记卷一·陆志》中云其“与同里宗子发元豫、李艾山沂,称‘昭阳三隐’”。“阮芸臺先生《淮海英灵集》称其修泰州志,体例精严,为时所称,非虚誉也”。其子陆震为郑板桥之词学老师。乡邦父老犹记高阁老墓园恢宏,有神道碑,石人石马。总志、方志记载不谋而同,当较可信。

关于高穀的政绩及人品,前人多有著述。《吕文懿公集·挽高学士诗序》云:“高公昔在馆阁,人仰之;北归桑梓,人思之;今而奄逝,人又悼惜之。果何以得此于人人乎?将以其文学,以其笃行,以其荐士之多,而致然乎?予曰:‘之数者,固皆公之所长,而亦众人之所能,然有众莫之能为,而公独以公心为之,所以感乎人者殆以是欤’。”吕原特别推崇他出以公心,集品高、志洁、文雅于一身。

2016年10月,泰州、兴化两级历史学会联合召开“纪念‘五朝元老’高穀诞辰625周年学术座谈会,予在会上以《全身远害克保令名——高穀史料捃拾》为题,赞扬高文义公‘清直持议正’”,“乐俭素”,“进退有道,始终不渝”。国变时忧国忧民,无政治野心、邪念,致仕后“杜门谢宾客,有问景泰、天顺间事,辄不应”。(《咸丰兴化县志·本传》)后此文发表于《泰州日报·文谭》2016年12月3日。这次研讨会,高阁老19世裔孙、时年97岁的高岩老人还在会上发言,高老除追念祖德外,并述其家世。

考高氏先世居河南怀庆,世业儒,宋高宗南渡后高祖彬、曾祖明徙居维扬,卜居丁溪场。按《高氏先茔之碑》称:高彬、高明“以仁厚长者称于乡卒葬于丁溪之原”。祖父高椿字寿之,号隐君,元末避兵姑苏,洪武初复归维扬,始占籍兴化,旋自丁溪迁城内。子高焯甫弱冠,迁兴后约廿年始生穀,故高穀生地在兴化而非丁溪。兴化名医郭士敏择东床见穀资质重厚,举止端庄,异于群辈,遂以长女妙宁归焉。详见《高夫人墓志铭》。至于明弘治《两淮运司志·卷五》载:“去丁溪场十三里高隐君墓,有高穀丁溪拜墓诗”。诗中有“百里丁溪路,聊为半日延”。“先茔供事毕,归去片帆悬”。“先茔”实指高彬、高明之墓而无高椿墓。在《高焯墓志铭》中称:“焯死后葬于西郊,城堡先茔之侧”。“城堡先茔”当指高椿墓地。高焯以子穀赠少保,“城堡先茔”墓上有石钮,为皇明帝王封赠之物,高岩老人幼时曾随父往西郊城堡祭扫,惜文革辟建公路时墓石均湮没。天顺元年春,高穀乞休归里后,赐敕奖谕,故居在城内县衙南储秀里,门楼悬御赐“忠结主知”匾。府前跨街建“益恭坊”与邑中四牌楼遥对,四牌楼上悬“五朝元老”额,因穀历官成祖永乐、仁宗洪熙、宣宗宣德、英宗正统、代宗景泰五朝,特为明谨身殿大学士高穀立;“省阁名公”额则为明相国高穀、尚书成琎、侍郎杨果立。高穀致仕后惓惓乡邦胜迹赋《咏昭阳十景》至今脍炙人口。《阳山夕照》咏兴化初祖昭阳,《三闾遗庙》《沧浪亭馆》咏屈原,《景范明堂》咏贤令范仲淹,《胜湖秋月》咏得胜湖兼怀张荣、贾虎、孟威、郑握等抗金四义士,《玄武灵台》咏拱极台,《龙舌春云》咏龙舌津,《南津烟树》咏巨潴南津,《东皋霁雨》咏雨过天晴,《木塔晴霞》咏古刹木塔寺。三闾大夫庙、阳山、沧浪亭、景范堂、拱极台、得胜湖、木塔寺皆兴化名胜古迹,咏景怀人,亦诗亦画,独领风骚,世推绝唱。足证高穀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而卒于斯。

高穀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竟有觊觎者妄想分我杯羹。某邻市(县)先为高穀祖茔立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然后通过本地官媒喋喋不休宣讲《××唯一本土籍宰相、五朝元老高穀》,高穀籍贯赫然由兴化变成××籍。其实稍有历史知识者尽人皆知,某邻市(县)建县甫八十年,与高文义公风马牛不相及。更有甚者,兴化市戴窑中学陈钟石老师撰《高穀传》,因阮囊羞涩,无力付梓,遂委托某邻市(地)亦学亦政之某公交盐城出版发行。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此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梓行后,引言中“古城兴化,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名流辈出,既有文坛大师、学界泰斗、艺苑巨匠,又有宦海名流,仅明朝279年间就出现三个位高权重显赫一时的阁老,而任官最长达42年之久的高穀影响最大”。竟被篡改为“溪流、垂柳、箫鼓、锦帆,这是明代淮南中十场之一丁溪古盐场留给后人的远影与遐想,明代五朝元老名臣高穀就出生在这里”。舆论先导,行动殿后。丁溪伪高阁老墓竟上升为某邻市(地)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还想上报省文物保护单位。君子谋道不谋富,不夺人之所好,不掠人之美。抚心自问,你们有高穀故居吗?故居前有益恭坊吗?有悬“五朝元老”“省阁名公”的四牌楼吗?有三闾大夫庙、沧浪亭、景范堂、拱极台、木塔寺等名胜古迹吗?高氏先茔可以假名托姓,而高阁老朝于斯而夕于斯的故居、表彰他的益恭坊、四牌楼和他吟咏过的名胜古迹一时恐难拔地而起。恣意作伪,贻人口实,徒增笑柄,窃为始作俑者所不取也。殊不知正史、方志、家谱、墓志铭俱在,不信青史尽成灰,偷天换日、盗名欺世者只能枉费心机而已。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此乃《红楼梦》太虚幻境中对联,系曹雪芹微词婉晦的表现手法,提醒人们要识别真假,千万不能倒置,青史无情,贵在真实,幸有识之士裁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