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楚水周刊
2022年09月30日

躬耕30多年,犁出一方高产粮田

   本文字数:3556

□文/ 姜洪义 宗倩 李祝海

 

王志勇(左)正在观察水稻长势情况

 

秋分时节,沙沟镇的万顷粮田绿意盎然,构成一幅丰收的底色。

地处兴化西北部的沙沟镇,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近5.3万亩,小麦种植面积近5万亩。近年来,一种可喜的“种粮热”正在沙沟镇形成: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产高产,种田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吃香”,种粮农民正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说起这种“种粮热”的形成,当地干群都说,这其中沙沟镇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王志勇功不可没。

现年58岁的王志勇,1985年担任当时的周奋乡农技员,三十多年如一日,像“老黄牛”一样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犁出一方高产粮田,同时用心用力在田野上解答“谁来种田”“怎么种田”的时代之问。他先后被评为泰州市劳模、泰州市“我最喜欢的共产党员”“最美泰州人”,被授予“中国农技协优秀乡土人才”,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当机械化种田的耕耘者,

“一条龙”服务让农民种田“一身轻”

 

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农民的真实写照。怀着“将农民从辛苦劳作环境中解放出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长期从事基层农技工作的王志勇用心解答“怎么种田”的责任之问。为此,他积极探索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014年是王志勇推广机插秧的第一年,当年他就遭遇到意料之外的挫折和打击。由于管水员的失误,农技站为村民统育的秧苗部分受损,造成360多户近千亩秧田的秧苗严重短缺。农时不等人。王志勇凭着自己的人脉关系向其他乡镇紧急求援找秧苗。那些日子里,他白天一个乡镇一个村地跑,晚上一家一户地上门“打招呼”,凌晨时分一块田一块田地送秧苗。王志勇日夜兼程,先后跑了16个乡镇,终于为村民凑足了秧苗。在找秧、送秧的九天九夜里,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极度地疲劳,吃饭时就能睡着,刚一坐在田头双眼就抬不起来。

当年,全乡共推广机插秧面积1万多亩,平均亩产量高达710公斤,比“水直播”高100多公斤,同时还减少了人工和化除、用肥的成本。第二年,村民们主动找到王志勇要求签订机插秧服务协议,当时的周奋乡也因此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机插秧全覆盖的乡镇。

王志勇带领农技人员探索农业生产管理社会化服务组织。他第一个购进无人机,用于农技“试验田”的植保与施肥,工效比人工提升几十倍,每亩药液的使用量由以往的40公斤,一下降至不到2公斤,既减少了农药的成本和污染,又提高了防效和粮食的品质。目前,全镇种田大户购进无人机40多台。以高产创建为抓手,农技站牵头成立了金荡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宏迪育秧专业合作社、农喜植保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集中育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作业等种、管、收“一条龙”服务。目前,沙沟镇共有各类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46家,拥有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等各类大型农机875台套,年服务面积10.21万亩,烘干设备52台套,可烘干粮食4.86万吨,全镇机械作业面积实现100%。

在沙沟镇,种粮农户实行了“五个统一”:统一使用优良品种、统一育供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植保服务、统一打造品牌。通过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管理,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出效益。

 

当新技术的播火者,

“一身汗”换来农民“种粮甜”

 

日前,在为种粮大户上了一堂加强水稻后期管理的“晨课”后,王志勇又穿着随车携带的长筒雨鞋,一脚跨入崔垛新村的稻田中,仔细观看稻田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防治、水稻结实率等情况。田间地头已成为王志勇每天的必到之处。

民以食为天,王志勇把农民种粮看成比天还大的事,“如何种好地”是他的心头之问。30多年来,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把办公室设在田间地头。除了开会、做软件资料,王志勇不是在田头,就是在奔田间的路上。

以前,王志勇跑田头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宽路、窄路,土路、不平路都能通行,每年田间“巡诊”的里程有1万多公里。几年间,他先后更换了4辆“农技摩托车”。近年来,田间通上了宽阔的水泥路,他开上了女儿送的小汽车。像以往一样,雨鞋、雨衣成为随车携带之物。

频繁地奔波于田间,王志勇心里留下了一幅清晰的“活地图”:哪块田是哪户人家种的、田间长势情况如何,心里一清二楚。一有电话打来,他就能直奔现场。种粮受气候影响大,越是灾害性天气越是要冲向田间地头。今年持续性高温天气,当人们在想办法避暑时,王志勇和农技人员巡回田间,指导农民抗高温、搭秋粮丰收架子。12号台风“梅花”来袭时,他和同事们顶风冒雨查看田间作物,指导农户采取针对性的抗灾措施。

“不管有什么难事,我们只要一个电话,王志勇总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管国辉是时堡村村民,种植200亩粮田。2016年,他家的秧苗全部受损,6月2日,心急如焚的他打了个电话给王志勇告知情况,三天后王志勇就打来电话说是已落实好秧苗,6月10日他家的田就插上了秧苗。

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首先要让他们感到“种粮是个有‘钱景’”的行业。为此,王志勇深挖增产增收潜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通过推广有机肥、高效多元复合肥、减氮增钾、补锌、补硅等技术,稻麦节氮8.2%、节水15.6%,每亩省工1.48个,亩增效132.54元,全镇年累次增效662.7万元;大力推广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综合稻麦生产技术,年增效益500万元,在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肥力;创建了“金荡香米”“湖荡香米”“官河香米”等绿色稻米品牌,通过品牌化运作提高粮食销售价。由他实践总结的水稻机插秧增苗减肥栽培技术得到全面推广,每亩化肥、复合肥的用量减少了25公斤,五年来,在全镇(乡)累计推广面积18万亩,稻谷亩增产75公斤,为种粮农民增收3780万元,亩平210元。他先后组织引进水稻、小麦新品种30多个,筛选出南粳9108、南粳5718、扬麦23号、扬麦25等优质高产新品种,年推广面积10.21万亩次,年增经济效益1672万元。

只要技术不落后,种粮肯定有“钱途”。十多年来,无论是原来的周奋乡,还是合并后的沙沟镇,粮食亩产量平均比全市面上高出50公斤以上,亩均纯收入600元左右。

又到一年红薯收获时,崔垛东村的朱登明今年种植的20亩水果型甘薯“苏薯13”,由薯片加工厂田头收购,每公斤2元左右,亩收益可达6000元,比以往增收3000元。

以前农民种植的红薯由于品种退化,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王志勇从省农科院甘薯研究所引进苏薯和宁薯系列的水果型、烤食型、叶用型等品种,以崔垛新村、崔垛东村、斜沟村为核心,建设5000亩的红薯产业园,实现产量、品质、效益的同步增长。

 

当培育新型农民的先行者,

“一片情”激活“一池活水”

 

金秋时节,连片的水稻田间,剑叶向天,稻穗开始低头。望着眼前的喜人景象,种田大户房华山眉间舒展开来。

去年秋收前,通过公开招标,房华山以每亩1260元的租金,流转了光耀村圩外2600亩土地种粮。一年下来,小麦亩收入1570元,水稻亩收入2100元,除去各种成本,每亩纯收入500元左右。

房华山流转的田为圩外田,防洪条件没有圩内田好,因此土地租金相对低些。而董庄村种田大户张洪超今年6月初承包的联溪村的120亩农田,亩租金达1560元,加上以前的粮田,他种粮规模600多亩。现年55岁的张洪超种粮多年,他的心里有本账,对于这么高的租金,他仍觉得有利可图。

在沙沟镇,粮田如今已成为人人争抢的“香饽饽”,与之相伴的是,新型农民正成为一种有奔头、且体面的职业。

种粮农民后继乏人已是不争的事实。为回答好“谁来种田”的时代之问,王志勇引导农户实施规模种植,把粮食生产散户逐步向大户集中,通过新型农民的培育,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同时提升规模种田效益。目前,沙沟镇共有种田大户231户,其中种植100亩以上的有187户,最多的达2100多亩。规模种植户流转面积4.6万亩,全镇规模化种植率达87%。他建立了“沙沟种田大户微信群”,群员“点餐”,群主“掌勺”已成为这个微信群的显著特征。为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王志勇实施“菜单式”精准培训,着力培养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近年来,他每年组织农民培训2000人次以上,发放技术资料8000余份、农情信息23期左右。

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沙沟镇的种田大户中,有通过培训技能提升的“老农”,也有市场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新农”,还有一批返乡的“智农”型大学生。经过王志勇的言传身教,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激活了沙沟现代农业的“一池春水”。仲南村的韦兆海从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在外地打工。听说家乡种粮“钱景”广阔,前两年,30出头的他辞职回乡,流转200亩土地种粮,当上一名新型的职业农民。他购进一台无人机,为其他农户提供植保和施肥服务,服务面积近2000亩。无人机打药每亩收取服务费5元,稻麦两季一般使用约7次;施肥亩收费10元,全年5次。这样算下来,一台无人机的年服务费有10多万元,比他在外务工一年的收入还多,同时还能照顾到家人。与韦兆海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胡小训,从无锡建筑设计院毕业后,也是先在外面打工,两年前回家种了150多亩田,同时购进无人机为他人提供服务。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这是王志勇的孜孜追求,也是他的努力方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